万万没想到(如果现在不上学能做什么)如果不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万万没想到(如果现在不上学能做什么)如果不

2022-12-0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1

震撼教育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视频火了!

一个明显是儿童的女孩,她被父亲强制“训斥”去挖藕,甚至还要带着她去卖龙虾,成为了一个“小童工”,这个新闻有70多万人点赞。

评论区有4千高赞为父亲行为点赞?!

说起来,这个女孩家庭其实没问题,家人都是支持她受教育、好好学习的,但她就不愿意读书了,还反驳老师,说读书很苦、也没有用。

于是父亲为了言传身教,就想到把女儿带到自己的工作环境去体验。

并且在视频中对女孩“严厉”的呵斥道:“你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把鞋子给我脱了!

“下水,下水跟爷爷一起做事!今天晚上两点钟,跟爸爸一起到市场去卖虾子!”

父亲表示,其实自己也非常心疼女儿,但是非得让她体验一把自己的辛苦,才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其中,父亲还说了一句劳动人民的金句:“生活的苦可能会苦一辈子,而读书的苦可能只会苦一阵子。”

当然父亲是口语化表达的,他用“生活的苦”其实不太准确,这里指的是没有知识,只能底层打工的苦。

我看了看,评论区也有与高赞观点完全相反的,说:“读书改变命运概率也不大”。

足足有三万点赞之多!而支持这种论调的,在视频评论区也非常的多。

也就是这句话,让我看见了一个可怕的趋势。

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我想好好聊聊这个事。

在今天,是不是读书真的没有用了?

!看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22年毕业生突破了1076万,这都卷死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2

读书真的内卷吗?

看下图,这是每年大学生毕业数量,后面是考研数量。就视觉冲击而言,是不是第一感觉,卷死了?

现在互联网有句话说得好,看事情要看“合订本”。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数量庞大,觉得这些数量卷死了。

但请记住中国总人口是14亿人,在2020年,我国大约有6亿月入一千的人。

具体看的话,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2.9亿),平均年龄已达41.7岁。

在现在上海疫情中,大家看见网络上,有很多人发声表达自己的困难。

但在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中,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内容,让我内心极为触动。

《“暂停”在上海的农民工》:“上海数以百万计农民工的打工生活被按下暂停键。

他们是摩天大楼和机械零件背后的人,因疫情静止在工地、厂区和租住的城郊出租屋中。

收入暂停,物资告急,但外界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有些农民工已经过了60岁,不会使用智能机,也不清楚身处的地点,被隔绝在信息之外。

有人也怕自己“成为麻烦”,不敢轻易求助。”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没有人觉得“会用互联网发声”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吧?

就是发个微博,发个抖音,发个小红书,这很难吗?

对新一代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人来说,这确实不难。

但对农民工来说,特别是中老年农民工来说,他们当年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文化程度低,只能从事重体力工作。

网络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陌生到了正如北京青年报所说,他们连发出声音都不敢、不会!

真的,就在上海各种求助频繁上热搜的时候,我没看见农民工的发声,可能有吧?

但至少没有多到我有看见。

一方面发声求助的值得同情,但是另一方面更可怜的人,对疫情抵御能力最弱的人,连发声都不会!

这就好像看今年应届生一千万频繁上热搜一样。

应届生也就今年才达到一千万,之前每年都只是百万规模罢了。而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是直接上亿人口!(参考下图)

当我们都在被应届生就业困难、内卷霸榜热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相比农民工,他们这内卷算很轻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官方说出有6亿人月入1千的时候,我看见各个网络平台上,有很多人惊呼,国内有这么多的穷人吗?

不至于一个月连2千块都赚不到吧?

看起来你读了大学也没什么用,实则你的眼界、信息渠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在长期的学习中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而我们的很多农民工兄弟,他们之所以就业局限,就是因为应届生所使用的各种招聘app,他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曾经我和朋友去西部一个贫困地区,我问当地人,他们是怎么找工作的?

他们告诉我,通过外出打工的朋友来介绍,还得给介绍费。

我说为什么不用招聘app,他们反问我,这平台是什么?没听说过。

虽然招聘app上也有很多骗子,是需要注意防骗,但信息量远比靠外地朋友介绍要丰富,还能“货”比三家啊。

但没办法,如果你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时间长了,很多事情你就不会养成关注习惯,最后甚至连这方面有什么最新发展,你都不知道,最后形成代差。

就比如我上面说的互联网发展,关注趋势的多数都是大学生。

而体力劳动者关注、留心这方面的真不多。

比如知乎上大学生较多,我发现经济发展好的一线城市,就很多人有知乎账号。

但到了三四线城市后,我大量问过三四线城市的体力劳动者,多数不知道知乎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不是“装优越”?难道用知乎就很高贵?

我不是这个意思。

知乎就看你怎么用了,有人上知乎刷段子、抖机灵,也有很多读者上知乎,专门查资料、拓展信息渠道。

相对各个app来说,注意是相对而言,知乎是学习气氛较为浓厚的,所以我才以知乎为例子。

以上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当你在温室里面待久以后,你会觉得外面很冷,但搞不好外面现在只是秋天罢了,其实真正的冬天有多冷你根本没看见!

1991年,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

当年这个小女孩叫苏明娟。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张湾村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

“大眼睛”照片拍摄的当时,苏明娟还在安徽金寨的张湾小学读一年级,家里最大的负担来源,估计是今天有些人无法想象的。

——是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

当时的100元就相当于现在5600元,差不多3千多块钱。

今天小红书上有些人炫富一顿饭都不止这个钱。

当现在有孩子说出,感觉读书没有用的时候,又可曾想过那些艰苦的年代,还有现在遭遇生活不易的穷孩子?

3

你的起点,他人的顶点

我们现在的起点,是有些人终其一生才达到的终点。

电视剧觉醒年代大火以后,我在b站上看见了这样一个剪辑画面,是最高播放量。

标题写到:“我们的考点,是他们的一生!”

下面这是视频中的第一幕画面,实在是让人触动。

先烈就义前后对比,他们曾经也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这何尝不是对今天读书无用论的讽刺呢?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

当大家都喊读书内卷、学习也不能成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上亿农民工兄弟是否内卷?

可能人家一直就内卷,但只是从未有机会发声罢了。

当我们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有了很多远离贫穷、苦难的一代人后,又是否记得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美国拱火导致俄乌局势恶化以后,欧洲又产生了无数难民,其中就不少是学生,这些人的前途又在何方?

国内是北约导致的冲突,往欧洲逃难,欧洲又有着大量的人贩子等着这些难民!

对于读书、学习没有用、内卷也看不见希望......这些论调。

都让我想起了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里面的一段剧情。

地球逃离太阳系不久,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传言:“太阳其实根本没事,所谓的太阳氦闪只是一个谎言。”

这个传言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如果太阳没事,那地球就不用再流浪,人类就无需承受巨大而漫长的苦难。

无数人相信了这个极具诱惑力的传言,他们发动叛乱,攻占指挥中心,把所有流浪派活活冻死在海边,准备把地球转回原处。

这时候,太阳氦闪这时候爆发了......然后人间惨剧开始...

今天,我们刚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过去来说,确实就是“读得起书、吃得饱饭”的人,变多了很多。

这时候,“读书无用论、学习不能改变命运”的声音就开始传播了...

当我看见那些因为跟不上时代,而在疫情中连发声都无能为力的农民工们,我就意识到,不读书的代价是巨大的。

这绝不是我瞧不起农民工兄弟们,而是正因为我深深地关注着这些人,我才发现了他们面临的艰难处境!

而这种艰难处境,我不希望成为代际传承!

今年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已达41.7岁,我希望新时代农民工越少越好。

因为大多数体力劳动的工作,最终一定会被更高效率的机器代替的。

下面是中国经济周刊在2018年的报道:《探秘京东全流程无人仓:效率是传统仓库10倍》!

如果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还能有人相信读书无用论的话,那真的是会吃大亏。

过去的人还可以说,我没什么文化,就仓库搬个货吧!以后仓库还会有搬货的需求吗?

这就是产业升级啊,如果纯人力搬运,生产力就无法提升,我们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始终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一旦生产力发展起来,低端岗位就会减少,中高端就业岗位增加。

相比过去的“血汗工厂”,中高端岗位收入会更高,但对学历、学识、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

看似这个父亲很残酷,但那些给“读书也不能改变命运”的评论去点赞的朋友,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今天,在这个还没有完全科技化的时候,至少女孩不读书了还能和爷爷一起去挖藕,跟着爸爸一起去卖龙虾。

再过十年,按照今天科技迭代的速度,这种落后的经济模式,是否还能持续呢?

就说之前被国家叫缓的社区团购吧,又让多少菜贩子面临生存困境?

固然社区团购的恶性低价扩张是错的,但社区团购的发展方向,确实是历史趋势!

因为未来还有谁愿意自己子女去做菜贩子呢?

最终只会被互联网技术取代这个可有可无的工种。

我们既要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理解那些做菜贩子的中老年人很难转型了,社会必须保障他们的生存空间来过渡。

但作为青年人,大家也要看见一个现实趋势,未来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社会。

不仅仅是学习很有用,甚至我们不得不终身学习。

至于什么高考很累、读书很累、考研很卷...

这更多是一种阈值提升的结果。

阈值就是满足感,你被A等级满足了,就很难适应过去的B等级了,尽管B等级是高于C等级的。

当我们在和平的中国,享受着稳定的社会环境、远离战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时候,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当你觉得考研累、学习累的时候,你不妨去看看工地的农民工兄弟,希望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累”!

有一种累,叫做看不见尽头。

有一种累,叫无力改变。

有一种累,叫做这辈子就这样了。

读书确实不是百分百能改变命运,但就好像彩票一样,你必须先去买彩票,之后才存在彩票中奖。

更何况读书成功的几率,远远大于彩票。

不是读书了也没什么希望。是读了书以后,很多人才能有今天!

而他们得到今天现状的以后,因为太久没有看见不读书的“代价”,把现状当做理所当然了,只能说这是人性的局限性。

你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你不是读了书也没有出人头地,而是你如果不读书,你连今天的局面都没有。

人,一定要在自己可以改变的时候,去改变。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