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比尔.盖茨与塔拉.韦斯特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986年生于美国爱华达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对父母和七个孩子,孩子们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从来不注射疫苗,如果生病、受伤从不就医,也不去上学。
塔拉就是这七个孩子中最小的的那个,1986年出生,17岁前从未上过学,每天与哥哥姐姐一起在父亲的废料场里工作,或者帮助母亲调制精油。
塔拉的父亲是一个摩门教徒,相信世界末日说,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要囤积大量的食物,燃料以及生活用品。父亲性格固执独断,哥哥们愿意用拳头表达自己的意见,母亲又是一个屈从隐忍的一个人,认为妻子需要绝对服从丈夫。
母亲是一名无行医证书的助产妇,亲自制作草药,用于家人的日常用医需求。
她的父亲认为:灾难是上帝的旨意,有病受伤不需要看医生,女人就该待在厨房里,不可以穿短裙子,不可以化妆,而哥哥肖恩以爱之名,施加的残酷与虐待则更可怕,如果女人穿裙子与男人交谈就是“妓女”。
父亲用家庭的名义、爱的名义束缚着、欺骗着、压迫着塔拉以及其他家人,任何人想要反抗都是对家庭的背叛。
还好,哥哥泰勒地离开给了塔拉榜样的力量,让塔拉内心有了觉醒,通过自学考试,一步步从废料场走到了剑桥哈佛。泰勒是兄弟姐妹中最先改变的人,他跟其他粗鲁的哥哥们不一样,他喜欢读书,听音乐;做一些看起来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的的事情。
当父亲严厉反对去公立学校上学时,泰勒不顾一切的离家寻找他自己的路;他告诉塔拉山外有更大的世界,告诉塔拉应该去上学。
被类似于“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思想禁锢了作者人生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和常人交流时都觉得别人是异类.无论身上穿的是什么,脸上涂抹的是怎样的妆容,决定一个人是还是其内心的那个自己.在一个充满压抑与近似于野蛮的家庭环境长大的人能够产生与周围的人不一样的思想实属不易,原生家庭的影响根深蒂固。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
泰勒给了塔拉希望与力量,让塔拉明白:每个人都应当向鸟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塔拉通过自考进入了杨百翰大学。后来通过学习她用全新的眼光和视角看待自己的家人和世界。她才知道父亲偏执,狂躁的性格以及行为,都源于一种双向情感障碍精神疾病。
在那一刻,塔拉并没有同情父亲,她甚至感到愤怒,因为父亲的疾病,受伤的不但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家庭的人都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懦弱不懂得反抗的母亲,瞬间就会暴虐的肖恩,那些经历过的伤痕累累,如同电影,一幕幕情景在塔拉眼前闪现。
全家人一直生活在一种警觉的状态和持续的恐惧之中,他们大脑神经蹦的紧紧的,因为他们知道那些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
父亲总是固执地把信念置于安全之前,因为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在经历了第一次车祸、第二次车祸、垃圾箱疗伤、着火、这些事件后,他仍坚持相信自己是对的,可是付出代价的却是整个家庭成员屡屡遭受痛苦与折磨。
塔拉清楚地记得两次车祸,都是父亲固执地不听劝阻,非要在夜里行驶,那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都照单收了。
塔拉在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都还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去卫生间出来不洗手,生病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医院,不敢吃药,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带着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塔拉亦步亦趋走向更大的世界。
塔拉用力抵抗来自家庭对她受教育的反对和阻碍,她想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又对全新的认知感到恐惧,在这两个世界里挣扎,在创伤中成长,疗愈。
塔拉.韦斯特弗
塔拉离开家,寻求知识和教育,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铁铸成,哪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母亲在塔拉面对困难有点怯懦时,母亲看着她说:“在我所有的孩子中,我原以为你才是那个穿越熊熊大火冲出这里的人。我从没料到会是泰勒——那令人意外——而不是你。你不要留下。走吧。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走。”
那时候,母亲的目光给了塔拉坚定的力量。
在哈佛访学时,父亲和母亲穿越过大半个美国去看她,虽说是为了拯救她的叛逆,但塔拉知道父亲还是爱她的。
在长期的痛苦笼罩之下,那难得的爱与温情让塔拉感到弥足珍贵。塔拉越走越远,但在塔拉的内心深处,任然希望有一条回归的路。
塔拉感谢教育给她打开的新世界,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一条回家的路,塔拉想用自己的爱拯救这个家庭。
有一种信仰深深地根植在我们人类的文化之中,那就是:家庭就是一切,自始至终,家庭都是人类的开始和最后的归宿。
当最深的伤害来自深爱的家人,杀伤力比陌生人更大更让人无法摆脱,还好塔拉最后在理性尚存的其他一些亲人的支持下挺了过来,实现了更好层次的精神独立。
比尔·盖茨专门邀请塔拉对书中内容进行一次访谈,并坦言:我的自学能力在她面前不值一提。
因为那些荒诞的轶事,那些闪耀的标签,从来不能真正打动我们。触动我们的恰恰是平凡却又复杂的真实。我们一直在寻找作者这样非凡的勇气,不妥协、不放弃爱,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执着坚定地做自己。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儿,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我但丝毫提不起热情。
塔拉是感谢教育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她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就如同文章最后所言,家已经一分为二,且这个距离越来越远。那个17岁的自己,已经回不来了,离开是她爱他们的方式。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