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什邡中学 谢畅(男) 总分709分
语文125分;数学148,分;英语140,分;理综296分。
崇拜华罗庚 数学10次考试七八次满分
谢畅
他是自控力很强的“学霸”,回家后几乎不学习,从不熬夜,涉猎广泛,每天坚持锻炼。他对学习有很强的征服欲,越难,他越感兴趣。他特别喜欢数学,崇拜华罗庚,数学10次考试七八次满分,倾向于今后搞国家基础学科方面的科研。他,就是什邡中学的谢畅,今年高考收获了709分的高分。
父亲:
爱好广泛初二前都外出旅游 学习上从不熬夜
谢畅同学的父亲帮他摸清凉油
父亲谢平介绍,儿子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直在什邡当地读书,学习一直都很努力,名列学校前茅。“孩子很喜欢数学,因此很崇拜华罗庚。”谢平说,孩子的理科一直以来都很出色,数理化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为何选择让孩子读什邡中学?谢平说,读书,学校环境很重要 ,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孩子在班里曾担任学习委员等职务,积极参加各项班务活动。
在谢平看来,儿子涉猎广泛,喜爱文学、书法、绘画、跆拳道,乒乓球、跑步、登山、旅游等。“初二以前,基本上每个假期,他都要出去旅游,主要跑四川和云南。但初二后,由于学习任务更重了,就没出去过了。”谢平说,小学软笔书法过了7级。此外,谢畅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跑步半小时。“锻炼主要是为了保持良好身体。”
谈及学习习惯,谢平说,儿子学习很自觉,他们一般不管。儿子晚上从不熬夜,晚自习回家后就洗漱休息,基本不学习,十一点左右上床睡觉。他坚决反对孩子熬夜。
谢平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他们都认为,孩子很争气。“北大的等一会(注:22日晚)到家里,清华也有联系。”谢平称,孩子倾向于搞国家的基础学科方面的科研,具体哪所学校没有定。
谢平说,有一件事至今让他很感动。高考回来聊天,孩子在父母面前大哭一场,他说,辛苦了六年,学习上有很多收获,但是自己也失去了很多快乐,失去了很多交友、游玩的机会。“我们全家人相拥而泣。我告诉孩子,高考已经结束了,只要你努力过,辛苦过,就够了。”
谢平还说,孩子很节约很懂事,从来没有用过手机,而且从来不花钱在外面买零食吃。作为父亲,他心里有欣慰也有愧疚。
谢平介绍,目前,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家里也拿不出钱让孩子外出旅游玩耍。如今儿子考得高分,谢平很感谢学校,也感谢当地各级政府对孩子的关心,儿子能取得今天的进步,跟他们的关心分不开。
班主任
自控力很强的“学霸”,人称“畅爷”
昨晚,成都商报记者拨通谢畅班主任老师杨勇军的电话,言语之中,透露出这个有着14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的难以掩饰的激动,“这是我教书14年来,见过最优秀的学生”。
在杨勇军的印象中,谢畅是一个自控力特别强的孩子,能在任何时候静下来学习,“比如说周围有学生在打闹玩耍啊,但是他就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安静地看书,完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杨勇军说,尽管谢畅的家就在什邡城区,但谢畅大多数时候都选择住校,“可能是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要浓一些,平时放假回家,也没看他带啥子课本回去。而且平时在学校住宿也很少加班学习,基本上都是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学习就是了。”
“我们李校长见过他一面后就说,‘我看到了大海,也看到了钢铁’,意思就是说他(谢畅)的意志力像钢铁一样坚定,思想认知又像大海一般宽广。”杨勇军说,谢畅算是一个既勤奋又聪明的“学霸”,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征服欲,越难的题,他越感兴趣,而且不会轻易向老师求助,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对于谢畅的高考成绩,杨勇军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在过去三年中,每次德阳全市排名的考试,谢畅都是第一名,而且谢畅的数学成绩特别好,十次考试能拿七八次满分。
电话采访的最后,杨勇军突然来了一句:“你知道我们在学校里怎么叫他吗?我们叫他‘畅爷’。对,他太牛了。”
本人:
对成绩不太意外,想学数学专业
得知自己的成绩,谢畅并不非常意外:“和自己平时发挥差不多”。但事实上,22日下午,班主任陆续在QQ群播报高考成绩时,谢畅说,还是有点儿紧张。
谈起高中生活,谢畅回忆,自己每天6点40分准时起床,6点55分就开始一天的学习。高中三年,因为每次成绩几乎都是第一名,让谢畅成为了同学中的“神一般的存在”,但对于得到的这份崇拜,他看待很理性,“有得必有失吧,虽然我付出得到了好成绩的回报,可是眼睛现在成了高度近视。”此外,对于被称为学霸,谢畅很认真地表示,智商高的学霸并不是学霸,还要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德之不厚,行之不远”。
大学想报考什么专业呢,谢畅直言,想报考数学专业。他觉得自己涉世不深,还很青涩,“很多东西不懂”。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比较广泛的基础学科,他觉得能给自己奠定更厚实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校长李长露
同步播报:
对于什邡中学的校长李长露来说,今年的高考注定让他永生难忘,不仅是因为他所在学校的谢畅考出了709全省理科第一名的高分,还因为他自己的女儿也十分出色,今年高考考了理科705分的好成绩。
这对于李长露来说,是一份双重收获,但是双重收获之前,他表示,自己面临的可是双重压力。他清楚地回忆,高考前,自己和女儿李雨随见了一面,李长露没有给女儿太大压力,简单说了一句,“轻松去考试吧,我们高考后再见。”
高考期间,李长露也没有像别的父母那样陪着孩子参加高考,工作与职责所在,他陪的是自己学校的学生,女儿则是在成都自己参加考试。22日晚上分数公布后,同时接到自己的学生和女儿双双传来的喜讯,李长露没有掩饰自己的开心:“感觉太幸福了,满满的付出,满满的收获,注定最难忘的一次高考。”
成都商报记者 王明平 姚永忠 王超 袁伟 摄影记者 张士博 编辑 邱添
大家都在看
更多短信获取学费
立刻查看课程学费,10秒内发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