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在我的记忆中,金华镇中特别是在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培育文学后备人才、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成绩突出,领导身先士卒,教师精益求精,学生不断追求,多次被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单位,受到隆重表彰。”
——陈玉丰(摘自为金华镇中《感恩书信》所作的序言)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让青春的生命在菁菁校园诗意的生长”,正是射洪县金华镇中人的孜孜追求。近年来,该校注重文化育人,强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让生命在校园如歌行走。
如今,走进金华镇中,校园里绿树成荫,古榕滴翠,花草飘香;每个角落都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特有的育人魅力;师生春风满面、意气风发。整个校园,是那样令人心动、催人奋进,让人仿佛听得见生命拔节的声音。
——困境突围,科学定向
多年以来,金华镇中因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身边是省级重点高完中,又紧临射洪县城),一直面对的是50%后的生源,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几乎集中在该校。打架斗殴、逃课上网,吸烟酗酒、偷盗赌博等不良风气屡禁不止,这很让家长头痛、学校棘手。学业优秀的学生根本不来,学校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面对困境,金华镇中人并没气馁,他们坚信:只要有破釜沉舟的气概,卧薪尝胆的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他们更相信: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青春期的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呈原生态,只要通过有效地教育,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学校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担当责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校园真正成为他们幸福成长的乐园。
为了让日渐颓废的校园重焕生机和活力,2004年,新一任校长何颖同志带领班子成员打破僵局,迎难而上,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从学校实情出发,广开言路、博采众长,调整办学思路,确立了“提升教师、塑造学生、影响家庭、文明邻里、和谐社会”这一办学理念。
为了让青春的生命更加精彩,金华镇中人当即决定:以法制教育为抓手,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规范学生行为;以文化育人为基石,强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润泽年轻的生命。
——文化润泽,诗意生长
金华镇中人殚思竭虑,努力实施文化育人,强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年轻的生命诗意的生长,让每一个青春的身影都无比精彩。
首先,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让青春的色彩更加纯正。
学校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法制教育为抓手,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狠抓学生养成教育,按照学校《养成教育内容序列化方案》,分年级、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落实训练点,有效的规范学生言行举止,让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力争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为他们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不管是新生入学第一年红领巾、学生证的佩戴,还是值日班长制、值周班长制、文明礼仪岗等的建立,都是让广大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中学生行为十不准”整治活动和“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反复播放《中学生行为规范》、《安全警示录》等教育光盘,整顿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学生发型,规范学生言行;开展“师生生活技能”大比舞。另一方面遵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开设了法制课程,开发了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始终做到坚持法制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相结合。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请法制副校长办讲座、讲案例,法制教育进课堂,办法制手抄报等。通过扎实有效地序列化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青春的心灵不再浮躁了,生命的底色更加葱郁。
其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让青春的生命更加润泽。
学校始终围绕“先进的文化能塑造崇高的品格”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有效的营造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把师生的各类活动闪亮的地方抢拍下来,配上相应的文字,展现在师生面前,既美化了校园,又能使师生产生荣耀感和成就感,更能凝聚师生力量,鼓舞师生斗志,使师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即使是一句名言警句的选用,都注重了感召和启迪。读着黄桷树下的那段话:“我们的事业并不平庸也不显赫,但永远存在,面对承传的薪火,后来的人们将会留下高尚的热泪。”为人师者自然会甘守寂寞,乐于奉献。再看看教学楼东墙上的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教师,让学生幸福;做一个好校长,让师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让祖国幸福!”如此温馨提示,正如甘霖润物,清泉沁脾。
同时,学校园还非常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宣扬和传承,学校操场东面的围墙内侧制作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系列墙画,有热爱祖国篇、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家庭美德篇和个人修养内容共五个篇章,文字琅琅上口、易记易诵,配图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孩子能在玩耍、嬉戏或漫步中就能记下公民道德规范,并内化成自己的操守。操场西面的围墙则是“二十四孝图说”,文言文、诗歌、英语三结合,可谓中西合璧,学校针对这些墙画开展了 “二十四孝”、“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更是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校将崭新的“绿色教育”的理念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让绿色和谐校园 用文明感动未来”是全校师生争创绿色班级活动的主题,各班级为此对教室进行了一系列地创新与改造。
就包括校园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注重了人文关怀和情感熏陶。晨曦中,夕晖下,学子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沐浴在美妙的乐曲中,年轻的心灵变得更轻盈、更纯洁!就是这样的主旋律与多元化相融合,让师生们在不同色调的音乐文化氛围中体验信仰的崇高,民族的威严,亲情的伟大,宽容的力量,友情的珍贵,诚信的魅力,青春的绚丽,理想的美好……
再次,打造书香校园,开启智慧人生。
“书香飘满校园,智慧启迪心灵”是学校润泽年轻生命的又一追求。学校不仅倡导教师读书,还注重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建设书香班级。学校让每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图书角翰墨飘香,为学生开辟了读书小天地。
开放图书阅览室,畅游书籍的海洋。以班级为单位借阅,达到人手一册,单周借,双周还,借还连续,真正让学生与书为伴,畅游书海。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让经典诗文真正注入学生心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学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读书活动。莘莘学子,在深情诵读中让生命的丰盈。
第四,借力《校园文学》,追求诗意人生。
教育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唤醒和润泽,更应是点燃和激发。生命之花要绚丽绽放,教育者还要善于积极为之创造机会和寻找发展的的空间。
《校园文学》如及时雨来到了金华镇中这些年轻的生命中间,极大地激发了青春的激情,为孩子们抒写诗意人生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每期《校园文学》上都有不少该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们更是因为融入了校园文学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了更大的信心和读书兴趣。
因为《校园文学》的助推,2009年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学校近500名学生在初赛中获奖,其中14人获一等奖。学校被教育部关工委、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授予“创新作文实验基地”。之后的每一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当然,青春的生命因此更添几分诗意!尤其是《校园文学》的创始人陈玉丰老先生为金华镇中编辑的《感恩书信》亲自作序,更是进一步调动起了学校师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牵手幸福,拥抱明天
如今,有着无数的事实和荣誉见证着金华镇中文化育人的光辉业绩!《四川教育》2007年第2—3期特稿《放大“示范效应”》中的“培育特色学校”板块对该校的课程改革作了专题报道,《四川日报》2007年6月19日以《大课间动起来》为题对该校大课间操改革作了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法制教育示范校”、四川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 遂宁市“校风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射洪县首批“示范学校”、 “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县“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省教厅基础教育处领导前来学校调研,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综合办学水平予以了高度评价。
“落红化泥更护花,自留香魂满人间”, 为了青春的梦更美,好为了生命更诗意的生长,乐于奉献的金华镇中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永立潮头,与时俱进!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