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莆田石城学校)莆田石城学校,莆田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全程干货(莆田石城学校)莆田石城学校,莆田

2022-11-14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秀屿区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教育强区”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两大主要任务,着力补短板、提质量,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秀屿区教育系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学生展示学党史成果。

加大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连日来,位于高铁新城内的秀屿区第五实验小学扩容工程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对教学楼进行室内装修,确保秋季开学投用。

紧扣我市跨溪南进建设高铁新城,秀屿区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对接,对高铁新城教育配套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包括莆田一中秀屿校区、市实验小学秀屿分校、市第三实验小学、秀屿区毓英学校、区第五实验小学、区第七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旨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

近年来,秀屿区加大投入,强化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区机关幼儿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区第三实验小学、毓英中学……“十三五”期间,一批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相继投用,为广大学子就近入学提供了便利,也有效缓解城区学位紧缺、“大班额”问题;还撤并生源少、效益低的小学9所、中学4所,形成了“城区学位扩容、龙头学校彰显、乡镇中心崛起”的格局,展现“集约办学、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秀屿区注重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通过“百校帮百校”、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截至目前,各类城乡学校帮扶模式已覆盖90%以上小学、初中。全区有9所中心校、24所中学参与莆田市联盟集团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秀屿区投入资金7.36亿元,先后实施校安工程、城区扩容工程和农村校改薄工程建设,共新改扩建校舍面积26.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0620个,实现城区扩容、农村提质。

秀屿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全面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园)206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园率分别为99.99%、99.12%、98.5%,均达到或超过“十三五”专项规划预期性目标。

同时,投入资金5187多万元用于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所有学校宽带速率提升至100M以上,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数字校园25所,智慧校园2所,全区中小学学校全部实现上课多媒体化、培训远程化和教研网络化。

多措并举 加强师资建设

4月24日,秀屿区2021年第一期中小学校长论坛在莆田十中举行,邀请福建教育学院教授林宇作《学校诊断与规划》的专题讲座。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书记、校长(园长)共300人听取讲座。

秀屿区2021年第一期中小学校长论坛现场。

“通过专家辅导讲座,帮助学校进一步树立新型办学理念,确立科学发展思路,提高学校内涵发展,实现精细化管理。”秀屿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秀屿区连续多年举办校长论坛的初衷。

一所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和校长的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秀屿区坚持“抓校长、校长抓”的管理理念,开展校长竞争上岗工作,建立校长轮岗交流机制,每3年一期。强化校长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从教育教学、学校建设、高效课堂等方面,对校长进行百分制考核,促进校长队伍快速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教师。秀屿区重视教师补充交流,“十三五”期间共公开招录新任在编教师607名、编外教师215名,70%安排在乡村教师任教,深入开展教师校际交流、支教挂教、学校结对帮扶和竞聘上岗等工作。组织新任教师培训、远程网络平台培训、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参与中小学教师达7.5万多人次。其中,每年按学段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跨省名校参观交流、培训学习等活动,并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二次培训,扩大教师参训受益面。

秀屿区每年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比赛,屡获佳绩。着力实施名优队伍建设,指导区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公开示范教学、教育讲座、送教下乡、教学技能展示等活动。在全市率先推选66名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成立秀屿区第一届中小学学科指导组,发挥名师专业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全区现有省级领衔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区级“名师工作室”24个,领衔名师24人,成员131人。

秀屿区还建立名优教师奖励机制,设立奖教基金,每年用于名优教师奖励和兑现追加职数教师待遇近400万元,重点向农村薄弱校倾斜,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区教育局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实行师德师风“三个专项整治”,先后涌现出“全国师德楷模”魏亚建等一批杰出人民教师。

深化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近年来,秀屿区教育局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抓手,以创新促改革、抓管理,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本真课堂”,秀屿区围绕“聚焦师生素养,促进深度学习”主题,引导广大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本真教学研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秀屿区以本真数学为探索,以“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数学本质、展现课堂真实”为主题,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植根于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敢于质疑、学会合作。目前,秀屿区已连续举办四届小学本真数学专题研讨暨教学观摩比赛活动,为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理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搭建平台。经过多年探索,秀屿区教学成果《小学“本真数学”教学主张构建实践》荣获2020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时,推广“班班通”等多媒体的应用,尝试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高效服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在线“晒课”交流,掀起赛课比教学的热潮。在2016年至2020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秀屿区有65名教师的课例被评为部级、省级优课。

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秀屿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美育。2016年12月起,发挥第二课堂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秀屿区健全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出台《秀屿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方案》,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引导学校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增强质量意识,提升办学水平。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近年来,秀屿区中高考成绩逐年提升,多次荣获市初高中教育优质管理奖,区实验小学在全市六年级质量监测中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第一,毓英中学2019年、2020年中考和各年级统考成绩均进入全市公立学校前三名;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有53所学校通过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13所学校被评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石城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省级试点实验校。

新起点,新征程。秀屿区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林英 郭天泉)

来源:湄洲日报

更多资讯

END

秀屿新闻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