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原标题:居民如何钱包鼓鼓、幸福有感?来看市发改委有哪些举措
今年
■提升改造益民菜市30家
■设立特色农产品直销区100个
未来5年
■标准化改造菜市场400家以上
■生鲜超市超过2000个
■社区连锁店达到1.2万个
■新增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达120家
■便民农产品新消费场景超过100个
居民收入咋提升?菜篮子会不会涨价?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能不能有企业参与?……
3月23日,成都市发改委上线由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阳光回应·为幸福发声融媒体直播特别栏目。由成都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李椿带队,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国民经济综合处、社会发展处、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处以及服务价格处的相关负责人,与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一起,围绕贯彻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与市民网友互动交流,权威解读宣传政策,阳光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监督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愁。
菜篮子送到家门口
基地遍布全省全国
粮食生猪供应能不能跟上?生活物资会不会涨价?菜篮子看似小事,却关系着每位居民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和幸福感。 预计今年粮食、蔬菜、生猪出栏将分别稳定在227万吨、600万吨、300万头成都市发改委服务价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准备提升改造益民菜市30家,设立特色农产品直销区100个。在未来5年,成都还将标准化改造菜市场400家以上,生鲜超市超过2000个,社区连锁店达到1.2万个,新增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达120家,便民农产品新消费场景超过100个,让保供稳价落到实处,提供丰富、质优、价稳的菜篮子商品。
如遇重大动物疾病,成都本地的生产供应能力跟不上怎么办?不用担心,成都的粮食生猪蔬菜生产基地已经遍布全省全国。据悉,成都市正探索构建同城化保供新路径,已签订《成德眉资同城化粮食生猪蔬菜区域生产保供合作协议》,建立应急保供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同城化生产基地、产销渠道建设。目前,成都已与眉山、德阳等11个市(州)签订总计205万头的生猪生产承接协议,联动保供生产主体29家,有效保障成都市猪肉、蔬菜供应。
十大工程将发布
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
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处长李振之介绍,十大工程的建设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民参与、社会共建,今年3月底,成都将首次首批针对十大工程的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进行清单式发布,目前初步梳理政府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共412条。未来十大工程机会清单将每个季度发布,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全市的学校、医院、城市有机更新、绿道蓝网建设中来。
作为项目的统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还将紧紧以项目为抓手,抓好项目的统筹推进和督查。我们已经制订了一些推进的办法,比如每个月召开一次现场项目建设的推进会,每一季度要对推进情况进行通报,李振之介绍,通过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将实实在在推动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我们一定不能把‘十大工程’搞成形式化,一定要发挥绩效,让老百姓和企业主体有获得感。
为了让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在项目建设中,市发改委还计划组织市民观察员、专业观察团、网络观察员等等群体组成第三方机构,随时深入项目一线、调查了解工程情况,真正让群众的幸福有感作为工程建设最关键的衡量标尺。
钱包鼓鼓
今年新增新职业岗位5万个
如何让钱包鼓鼓,是居民最关心的实惠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按照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收入的来源主要分为初次分配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再分配转移性收入四大类,成都也将聚焦四大类提出具体措施和路径。
我们今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新增新职业岗位5万个,新设立科研助理岗位5000个,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市场,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处处长顾博介绍,提高工资性收入主要从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推动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来入手。在经营性收入上,成都将从扩大企业培育力度、激发自主创业活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强经济权益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措施,具体到今年,成都将力争新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库,力争入库的企业两万家,开展高新技术认定培训活动100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新增上市公司10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责编:罗昱、章华维)
来源:人民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