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地震灾区中秋节探访——帐篷里的那一张张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泸县地震灾区中秋节探访——帐篷里的那一张张

2022-07-3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泸州观察 郭荞璐 川观新闻记者 高启龙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高启龙摄

9月21日一早,在曾燕的帮助下,四年级的学生杨鸿用右手的食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文字,课文读得越来越顺溜。

他的家在哪里?

地震发生后,杨鸿跟着奶奶被迅速安顿在复兴村安置点的帐篷里。

中秋节前夜,他们又搬到泸县嘉明镇一个闲置厂房的车间里,虽然还是住帐篷,但这里条件相对更好。相当于大房间里有了自己的小房间。

在这个安装了55间帐篷的大车间里,记者发现,几乎每一顶帐篷里都有一张课桌。有的课桌上,崭新的课本摆放整齐。有的帐篷里,学生们正在认真地复习着功课。

杨鸿和奶奶所在的帐篷里,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电灯。他索性把课桌搬出帐篷,10点钟之前不准耍,要把老师要求的作业认真完成哈。奶奶收拾着帐篷里的物品,还偶尔探出头来督促他的学习。

高启龙摄

看着他有些地方读得不是很顺,有些字还认不准,所以就坐下来指导他。曾燕是来自泸县医保局的志愿者,也是一位1岁孩子的母亲。今天一大早,她就和单位其他几名同事一起来到安置点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有爷爷奶奶在带。

这几天,杨鸿远在厦门务工的父母一有空就打电话回来,你看,地震来了,那么多人都帮助咱们,你可要好好读书,要有鸿鹄之志哦。

这两天,杨鸿才恍然大悟,他的名字之所以叫鸿,是因为爸爸妈妈对他寄予了很多的期望。

不能看着别人为你忙撒,自己也不忍心。在另一间帐篷里,15岁的初三女孩儿巫佳鸿正认真地做着物理资料,整齐的演算公式在洁白的草稿纸上格外醒目,犹如她笑起来脸颊上明显的酒窝。

高启龙摄

课桌对面,96岁的曾祖母安静地躺在床上,深情地注视着做作业的她。

地震那天晚上,她醒了四次,还是被吓到了。巫佳鸿告诉记者,天亮之后,她就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一员,穿梭在复兴村安置点的各个帐篷。哪怕是帮老人提个包包都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呀!

停课不能停学业,停水停电不停读书声。

泸县地震发生当晚,泸县就迅速从全县抽调50余名幼儿教师和10余名专业心理教师,分配到城东小学、城北小学、泸县二中、泸县梁才学校、九曲河公园5个应急救灾安置点,开设5所帐篷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心理过渡,丰富异地安置的学习和生活。

和曾燕一样,一大早赶到嘉明镇安置点的还有来自附近乡镇学校的老师们。来自泸县云龙镇学校的英语老师杨艳负责安置点学生们的心理指导工作。

老师,可不可以帮我找一个物理老师来?这些题我确实弄不懂。有些偏科的巫佳鸿听说帐篷里有老师在辅导,毫不客气地向杨艳提出了请求。没问题哈,我马上就帮你联系。

高启龙摄

和时间一起奔跑。

目前,专业机构正在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校舍安全评估。待完成安全等级鉴定后,我们将坚持‘鉴定一所,安全一所,复学一所’的原则,根据校舍安全状况和学段年级差异,分批次、分学校、分年级有序组织学校(幼儿园)复学复课。9月21日下午,泸州市召开泸县‘9.16’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叶仕良表示,截至目前,全县高中学校除泸县二中和泸县建校以外,其余校舍受损相对较轻,预计能于明天组织复课。对于明天不能复课的学校,县教体局明确了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要求学校利用微课推送、线上辅导等形式指导学生开展舒缓减压、体育锻炼、趣味阅读和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灾后停课不停学。

待各学校(幼儿园)全面复课以后,为确保初三、高三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学校将采取适当压缩归宿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等方式,补上因灾停课所耽搁的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叶仕良告诉记者。

11时40分左右,午饭开始供应,车间外左侧一边的平地上,摆放了10几张大桌子,同是四年级的夏金浩则迅速放下课本,和小伙伴儿一起奔向餐桌。与往天不同的是,今天的餐桌上摆放上了由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的月饼。

离嘉明镇不远的公路边,一段渡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间天河,是当地人当年为解决连年干旱缺水,田土缺收短收,敢叫日月换青天,付出巨大努力修建的水利设施,如今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见证着当地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

中午一点,在位于泸县县城东方红郎厂区的安置点里,龙脑桥小学三年级的陈逸俊没有休息,心无旁骛地趴在床铺上奋笔疾书着。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努力才能有收获,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举报/反馈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