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凝聚家校社合力携手共育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凝聚家校社合力携手共育

2022-07-3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友轩记者游伍琼)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进入新世纪,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也改善了青少年教育环境。但凡事都有两面,打开一扇窗,必然会关上一道门,特别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及社会因素原因,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就家庭教育存在的困惑及对策做一分析。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长期性作用。反观当今家庭教育,存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通过高考指挥棒,选拔了众多优秀人才,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国家富强,使伟大的祖国从积贫积弱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平民子弟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加固了应试教育思想。

对孩子成长期望值高。一是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不管家长文化程度如何,都认识到了孩子培养的重要性,许多家长千方百计要到城镇购房落户,送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二是家长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不顾孩子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个人资质等条件,完全从家长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对孩子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三是只重智育,忽视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看分数,把子女升学作为学习的一切,缺乏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培养,忽视家风传承、思想引领和品德塑造。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家长素养差异,对孩子教育方法呈现溺爱、专制和放纵等类型。溺爱型家庭,以孩子为中心,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助长孩子的额贪欲,这类孩子缺乏爱心,没有理想,独立性和自主性差;专制型家庭,家长粗暴、野蛮,凭主观愿望对孩子严加管制,甚至实行棍棒教育,强迫就范,让孩子在家暴恐慌中度日;放纵型家庭,基本上都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或者将孩子扔给学校或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教育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家长监护作用不到位。一是有的家长没有做好为人父、为人母的准备,面对新生命的降生欣喜之后,更多的是存在育儿焦虑:攀比心理、教育成本高、家长心理承受力弱、教育理念冲突等,在家庭教育方面犹如无证驾驶的新手,对教育子女、引导孩子成人成才感到迷茫。二是年轻一代家长智能手机不离手,甚至出现了宅一代家长,沉迷于网络游戏、微信、QQ聊天,给孩子带来非常恶劣影响。三是无固定职业家长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整天只顾自己打牌、跳广场舞等娱乐,不良家风给孩子带来坏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不好。一是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特别在广大农村或下岗失业家庭居多,没有孩子的学习空间,没有亲子学习氛围。二是部分家庭存在家暴、父母关系紧张、离异(单亲家庭)的影响。三是流动人口家庭、弱势群体家庭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一是留守儿童,存在缺乏关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学习缺乏监督和动力等问题,二是隔代教育,存在代沟、家庭教育方法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

学校承担太多责任。特别是前几年,一旦学生出事,各级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一股脑儿怪罪学校没有教育好,很少追究家庭教育的责任。部分家长将孩子扔给学校后,不闻不问,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校教育一家,无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法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依赖、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孩子培养的基础,发挥塑造人格、奠基素质、促进学习的作用。学校教育处于孩子培养的关键地位,具有完善人格、提升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家长要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科学观念、科学方式方法;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及时调整家教方向和措施。对此,学校自建校开始,就开展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并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荣誉。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老干部、退休教师、社区干部余热。二是学部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会议,讨论家庭教育议题,为学校建言献策。三是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转变家长观念,指导家教策略和教育方法,引导家风建设。四是建立家教沟通渠道,发挥新媒体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开门办学。一是开放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让家长明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让家校教育同行同向。二是课程开放,在完成国家课程基础上,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珍重学生、家长意愿,开展课后服务和特长培训,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三是开放课堂,设立校长热线校长信箱,开展校长接待日、课改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体验学生生活等。小学部组建家长义工队,开设义工讲堂,参与课堂教学、安全维护、食堂监管等工作。四是更新校园网,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开通班级家校微信群、QQ群、优化大师等信息交流方式,突破失控界限,发挥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倾听民生等作用。五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开设家长教育讲坛,交流科学家教方法。六是开展小手牵大手百师访万家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七是开展三评活动,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学、社区评学校,构建家校社良性互动环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古人曰爱子,教之以义方。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长依法带娃提供了法律保障。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家庭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站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对家风家教提出系列论述,推动家庭教育入法,可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要学中央领导关于家风家庭的系列论述,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担当,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人人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战略贡献力量。

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明确职责。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组织、协调各方的职责,通过宣传标语、网络媒体、开设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家庭教育法》,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家长学校、网络媒体等方式开展知识测试,学法、知法、用法,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拥护、践行法律,自觉承担各自应尽的职责。

引导家长明确主体责任,重视家风建设。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上升为法律,再将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个人说了算,甚至家暴棍棒教育肯定行不通,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一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新出台的《家庭教育法》,转变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心。二是突出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厚植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怀,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三是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使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家庭得到落实。

构建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政府层面,建立家庭教育协调领导机构,明确部门分工,细化目标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形成工作合力。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家风建设评选表彰机制,利用微视频展播方式,宣传学习型家庭、优良家风传承等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净化社会风气。改革学校家长委员会,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对学生家长开展菜单式培训。学校要整合内部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家庭教育创造条件,特别是在新媒体运用,校园网站开发商下功夫。要建立督导评估机制,将家庭教育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社区和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纳入年度评比表彰。五是要保障经费投入,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家庭教育业务经费、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开展培训、家庭教育研究、阵地建设及表彰先进等经费支出。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后备军,也是家庭的希望。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各级各部门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为祖国的下一代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成长环境。

举报/反馈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