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加快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统筹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四川省宣汉县:加快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统筹

2022-07-07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宣汉县在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中,着力保障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解城挤、乡弱、村空等制约教育快速发展、优质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校点布局与人口流向同频共振、资源配置与就学需求对应对等进一步提升农村办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供给质量整体性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整合教育资源,调优教育结构。宣汉县在巩固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教育的规模发展和硬件改善,关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着力推进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全力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区域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一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重组的方式,将原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昆池职业中学、毛坝职业技术学校三校整体迁入职教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后建立新的宣汉职业中专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1857人,是全省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开设有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等21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国家示范专业3个。二是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坚持特色多样化发展,不断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力度,积极应对高中普及攻坚、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项重大改革,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到2025年,将完成四川省宣汉中学等4所中学的改(扩)建,实现扩校扩容增加学位。逐步消除大班额和大校额,全面满足高中选课走班需求,保障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三是拓展义务教育资源。在新建、迁建、改扩建宣汉县百节溪小学等25所学校的基础上,按照集中集约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兼顾城镇化建设,根据学校服务区域内人口分布情况及增长趋势,合理规划布局校点,构建以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乡镇中心(寄宿制)学校为主,必要的乡村教学点为辅的多元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新格局。今年将撤并空心学校(教学点)65所,到2025年全县230所10人及以下且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小(教学点)将全面撤并,新建中小学6所,改扩建中小学13所。四是充实学前教育资源。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的原则,通过新建、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的方式,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园。过去五年里,累计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改扩建26所,新建、改扩建园舍53808平方米,投入资金19927万元,全县在园幼儿在园幼儿39761人,确保了适龄儿童100%入园。到2025年,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

狠抓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办学体制、管理机制、评价方式、治理体系、结对合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通过校长竞聘上岗、教师摇号分流、区域轮岗交流、校际结对帮扶等方式,推动全县校长、教师队伍优化重组,发展均衡,促进宣汉教育活力充分迸发、动力更加充沛、实力不断提升。一是校长竞聘上岗。根据全县校长队伍建设实际,设置一定比例的校长岗位,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人员公开选拔。对于落选的学校校长,综合使用调剂到学校其他领导岗位。二是教师摇号分流。根据撤并学校教师的年龄、性别、学科、职称岗位、教学实绩等科学合理进行分组,摇号分流到区域内相应的学校。目前,已通过摇号分流教师149人。三是教师区域轮岗交流。通过区域联盟、上派、支教、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等方式,促进区域内教师轮岗交流。已累计轮岗交流516人次。四是校际结对帮扶。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的方式,开展教师互派交流、送教送培等活动,让城区学校、优质学校教师下沉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锻炼。特别是宣汉中学与土黄中学的结对帮扶成效显著。

突出教育抓手,争创教育一流。坚持自我加压、创先争优,通过常规视导、培优育强、回笼培训、教育科研等方式,切实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大胆闯、放手干,创一流、争先进,真正让奋进争先成为宣汉教育人的精神符号,争做教育事业领跑者。一是抓常规视导,促守正创新。每个月随机抽查4所学校,进行解麻雀式的视导检阅。每次组织18名专家组成员深入各学校,以随堂听课、推门录课、查阅资料、访问师生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视导检查,既挖掘亮点,推广经验,又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有力促进学校将常规工作做细做实,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二是抓培优育强,促优质均衡。将全县学校根据地域分成8个片区,每个片区倾力打造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很强的样板学校,同时着力提携帮扶办学不理想的乡镇薄弱学校,抓好两头、促进均衡、整体提升。三是抓回笼培训,促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控机制,根据年初下达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年末对照目标任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量化考核。将对工作不在状态,在中考、教学质量抽测或推门录课中未达到相应考核要求的教师责令其利用寒暑假到教科局参加回笼培训。四是抓教育科研,促教学改革。大力培育领头雁,全县聘请了276名特级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教师为县级兼职教研员,组建了30个校际联合教研组和片区联合教研组。教研组成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并带头执教示范课。大力开展赛课活动,搭建交流切磋平台。

盘活教育资产,转化教育资源。按照公益为主、教育优先,综合利用、分类解决的思路,在全面摸排登记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闲置校园校舍的使用价值、产权归属等情况,因校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将闲置校园校舍的处置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深入推进校舍功能转换、保值增值。一是充实办公用房一批。按照充分利用、保障运转的原则,统筹各类学校闲置资产,通过调剂、置换、租用等方式优先保障当地乡镇村办公用房、教师周转用房等需要,保障乡镇机构、村级组织等正常运转。二是改作公益用房一批。按照就近就地、便民利民原则,将部分学校闲置资产调整用于便民服务站点、党群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场所、留守儿童之家等便民利民场所,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保障镇村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服务,实现源头治理。三是支持经济发展一批。将部分学校闲置资产支持当地乡镇村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巴山大峡谷等景区优势,将当地学校闲置资产按程序采取出租、入股分红、联合经营等途径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打造成民俗酒店、仓储或管理用房等方式,满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四是市场处置变现一批。在客观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尝试将地理位置较好、有一定商业价值、适合转为经营性资产的闲置资产,依法依规通过集中招租或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变现。(严玉中)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