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三台县五里梁职业技术学校收学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居然可以这样(三台县五里梁职业技术学校收学

2022-12-05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原标题:北大教授:职业高中没有前途,但是可以解决企业用工荒

用提前分流来缓解用工荒的本质是在保护落后的产业环境!看起来象灵丹妙药,实际是本末倒置!应该更快更好地提升产业工人的基础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去拥抱智能化的工业未来!淘汰低端产链中的用工资源浪费企业,中国才有可能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否则会永远陶醉于中下等工业国家!!

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大多数谈恋爱、抽烟、喝酒、只要是坏习惯没有不会的。还有就是学校长年打着实习的恍子,利用学生转钱。总之上职:业学校出来的,一身的坏毛病。

1)初中分流,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提高! 2)初中分流,不利于人才发掘!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很多未开窍,那些特长生最容易因偏科而无缘继续深造,恰恰是那些特长生最容易成为大咖诺奖得主!初中分流实际上是在千里马在马驹时就被人为淘汰了! 这就是为何泱泱14亿大国却少有诺奖得主的根本原因! 3)初中分流,人为制造恐慌,给学生及家长制造压力!不得不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去上培训班。学生为了总分,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特别是外语。90%国人耗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一门外国人语言,且根本用不上!荒唐至极!!

考不上高中的都是啥样孩子?初中三年都在干啥?高中都考不上还谈什么“早熟”“晚熟”?别耽误那些想好好学习的孩子好嘛?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两次中考,给第一次没考上,但是想改变自己的孩子再一次机会,对于都不把握的,那就去职高吧,去做社会底层吧,没办法,自己选的。

用提前分流的办法围追堵截后代去从事全球产业链中较低级的工作,短期内可能会缓解用工荒,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利于企业自身提质升优和自我革新的前进方向!谁爱去上啥学校而且学校收,自管去好了。人各有志。都不愿意去的学校但自己成绩不行只好去的,随遇而安吧。都不想去的地方自然有其差劲的原因,但都想去的那个好学校又没资格去,也只好作罢。那教授他家孩子去了吗?可以去优质高中选择去职中了吗?如果没,其主张可信度并不高。

学习德国,尽早分流没有错,错的是职业技术学校没办好,办好了上升机制也足够的话,有一技之长的人更吃香,问题根本就不在分流上,几十年来办学质量和理念出了问题。职教高考正在探索中,随着这条赛道的开通,高职学生读本科会更加容易。相信只要保证职教本科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中和普通高校同等对待,未来自愿读高职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现在职业教育的出口应该是抓出口,强素质,树形象。未来可期!

如果五五分流害了一部份孩子。有的孩子二八窍玩,等上了高中才显示学习的优势,如分流去了职校就耽误了。应普及高中,把职校规范了,教育质量到了一定的高度再说分流比较好!提前分流真的就能解决用工荒问题吗?!可能会让更多的有钱人将孩子送去双语学校学习而后出国续读和就业!也可能让更多的有条件的年青父母更愿意到国外生出孩子再不回来!也更让普通老百姓不敢生或多生孩子,因为生养成本太高而回报太低从而生不起养不起!不久的将来,年青劳动力更少,老龄化更严重!用工荒矛盾更突出!到那时又要怎么办呢?!

老百姓决定不了啥的,只能孩子想读什么学校就好好努力考什么成绩,这个纠结没啥用吧,有这时间好好督促自己孩子多看点书更实际,反正政策是上面人决定的,但孩子成绩排名是自己争取的。

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太不免责任了,职业技能重点在实训,而我国90%的学校是没有实训,我在一个技校当了4年老师,汽修实训就一台报废了的金杯面包车,孩子们两年学会了拆掉轮胎装上去,电商,城轨,航空就什么也没有,西点,厨师,有几把刀,一个烤箱。看到这些15岁的孩子满怀期待来学校,而学校收他们书本费杂费5000∽7000一学期,住宿费1800一个学期,封闭式管理吃饭10∽30餐,用来维持学校正常运作,职员工资。另外一头赚取国家5000元人/年的补贴,学生在学校待两年,第三年外出实习(说难听点自生自灭)学费还要照交,毕业了回来拿个毕业证,这就是目前技校的运作方式,误人子弟,了解清楚后果断辞职,伤天害。

15岁心智远未成熟,且又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半生不熟”时,成长环境至为重要。职中和技校究竟是怎样一个育人环境,需要众位家长认真考察。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学完本科再搞普职分流。在大学,学世界名著,进行大量人文社科教育,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心理趋向成熟。这时,再学习一门技术,进入社会谋生。这就是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用工荒即初级产业工人越来越空心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目前中国存在,过去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普遍!西方用资本全球投资而在全世界寻找低价劳动力,应该说既成功解决了用工难又提升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更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我们怎么办?!

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有动脑的,有动手,还有动嘴的。相应地,一个社会就需要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不同的人才。清北当然是大学的宝塔尖,但是清北也不可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所有类型的人才,或者顶尖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禀赋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适合读的学校也不同。不是所以学生都适合读清北一类的大学的。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北大生物专业曾经有一位来自青海省的学霸周浩,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不适应北大的学习环境,退学上了北京市的工业技师学院。结果在全国数控机床大赛中获得了冠军,后来成为了该领域里的教师,成为了一个顶级的动手型人才。那他从北大退学进技师学院是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