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作为一名高考数学140的过来人,,也作为每年都在专职做100分以下高中同学一对一补习的辅导老师,在此也算是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与一些跟成绩不太好同学打交道的经验。
基础真的很重要,但基础是什么呢?不仅仅包括你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点,很大一部分被忽略的是是小学初中的数学知识点。
由于疫情的缘故,我在家实在是很闲,因此以微博私信的形式表明愿意无偿帮助高中数学100分以下同学沟通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做一下试卷分析和一对一辅导。
可即便如此,回复我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在回复我的人当中,大概一半人并不觉得需要帮助,或者说已经自暴自弃、不相信自己还能学好数学。
另一半愿意听我讲课的同学,在一对一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基本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初中小学的知识漏洞。比如不会熟练提取公因数,不会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当然每个人的问题不尽相同,但这些小学初中的数学漏洞,会严重影响高中做题的结果。
我认为这一点对于成绩的影响不容小觑,但在我经历的听课或者阅读前排答案的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有人做相关阐述。
由于一方面基本上这个成绩段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在我给这个分数段学生做一对一辅导的过程中,我都会比较注重发现小学初中缺陷知识的讲解,确保先把这部分的内容学懂。其中二次函数的问题我认为是缺陷最为严重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相对于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来说也尤为重要。
我建议觉得高中数学难的同学、或者现在没办法考到100分的同学最好先了解清楚自己是否对二次函数的知识足够熟练,如果有困难的话,这个是你最需要提升的部分。毕竟高中一套卷子的题目里面,不可能不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内容。
大家对数学普遍没啥兴趣,成绩不好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其中许多语文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数学卷面写的非常不规范,答题的过程之乱可以见得做题思路和逻辑是极为混乱的。这也是很多同学数学成绩差、知识点能听懂但一到做题就歇菜的最深刻原因。也正因如此,我在教课的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对于做题能力的培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数学做题是要形成思路的,如何构建做题的思路,如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其实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做题过于机械化的背公式,背题板就会导致考试时候很多题目稍微变通一下就手足无措,物理也是这个道理。许多高一高二成绩还不错的学生,高三做理综和数学综合题目一下子成绩就跌下来了。
套用我高一数学老师的名言,即:只做题不思考,到高三你的分数就没有了。
所谓的秒杀,其实是用牛刀杀鸡。我还记得我初二的时候很烦怎么求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就去问老师有没有什么捷径方法。当时数学老师给我云里雾里整了一通把二次方放前面的神奇操作,但完全是经看不经用,完全无法理解也就遑论使用。但到了高二学了导数之后我发现,初中数学老师其实就是把导数法针对二次函数的运算规则提前告诉我了。
也正因如此,我非常反感背公式和所谓的秒杀套路,就像物理一样,当你无法理解每一个式子含义的时候,只是纯粹的代入套值,就非常容易出错。
如果有什么大家普遍会陷入的误区,那一定是认为通过看知乎的经验分享,就能意味着数学成绩立马增长二十分。也正因如此,我非常讨厌标题党,什么看完这篇内容你的高考数学成绩肯定能涨二十分,完全就是在扯淡。
方法论谈的再怎么精彩,如果完全不去实践、做很少的练习、做错误方向的练习都并不会对提升成绩有多少帮助。也正因如此,在高三的时候请踏踏实实去做题,通过做题来获得感悟和思考,进而提升。
现在是三月份了,我认为无论何种程度的同学,每周都要自己保质保量的至少抽出2小时完整时间来模拟高考的形式完成一份模拟试卷。(不到2小时绝不停笔)做这份试卷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所有,获得本周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反思能力,即在做完试卷回顾自己错题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理综亦如此)
一套卷子都不做和每天做一套卷子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前者会让你无法养成专注考试的习惯;后者会导致你消耗大量时间在做题,而没有反思,就会导致你每次做卷子只关注自己的分数,却获得不了什么一周后还能记忆深刻的错题信息。
剩下省出来不做卷子的时间,当然是要花精力和时间来进行专题训练了。选择何种资料,做针对哪一个知识点的训练,当然是因人而异。
在和基础薄弱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不上学校老师讲课进度,由于一个知识点的拉下或者疏忽,再后面听课就非常痛苦,就像在听天书一样。这也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弊端,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一对一辅导的缘故。只有针对性的分析个性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补习方案,针对性细致答疑。才会对一个人的数学能力起到足够的帮助。
基础薄弱的同学,一个非常真实的感受是当鼓足了勇气,下定了决心想着这次一定会努力的。当把数学课本浏览一遍之后,信心十足的翻开题目训练册,五道题、十道题的题目量却花了两个小时停滞不前,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之强一方面会打击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削减对于数学的热情。久而久之就在颓废,鼓起勇气,被题目吓到这三者之间不断循环,无法跳出这个循环圈。
我的建议是对于题目的训练,要找那些适合你能力的题目,即便如此,对于那些不会做的题目要持一个开放一些的心态,惹不起还躲不起?。毕竟高中学过的知识点那么多嘛,这个知识点实在学不懂也无所谓。大不了分给你,15我点了。
千万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遇难要学会避让,去了解新的知识和题目,这么多基础知识点,总有一款更适合你。等你的信心提升的差不多再回过头来看那些让你犯难的问题时,往往就会轻松很多。
也就像考试时候遇到难题要先跳过,不要在这里缠斗过久时间导致心态失衡是一个道理。平时学数学也要秉持这种心态,这样你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才不至于过快的消散。
上大学之前,我完全没想过教育会和心理学有什么联系,甚至我也不知道什么五育并举。总之,我的教心学的很烂。
我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虽不能对教心随学随用,但还是非常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要把握好度。不要有任何偏见和歧视性语句,真诚坦率的发掘对方的闪光点和问题所在,积极沟通。让对方感受到我的认真负责。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