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荣县职高报名系统)荣县职高报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怎么可以错过(荣县职高报名系统)荣县职高报

2022-11-29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关注我们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华秋实满芬芳。

我们亲爱的老师,

用他们的坚守和爱,

诠释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深度含义。

荣县微报特推送“荣县优秀教师风采”专栏,

展示荣县部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让我们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幕幕记忆,

向所有曾经和现在仍在教师岗位上

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敬!

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辛勤耕耘二十八载 “三好”教师硕果丰

陈永禄,荣县中学物理老师,副校长。21岁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走上讲台。28年来,他已送走了16届高三毕业班。一届又一届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陈永禄老师也从一个不经事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能让学生、家长、领导认同的老教师。你是陈永禄老师的学生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还记得那个曾经给学生煮鸡蛋的好朋友,创新课堂教学的好老师,甘当服务员的好领导吗?

陈永禄老师多年任劳任怨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收获了荣誉,2004年9月,被荣县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2005年5月,被荣县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十佳创新标兵”;2006年12月,被荣县教育局授予“荣县名教师”称号;2010年12月,被自贡市教育局授予“自贡市中小学名教师”称号;2011年6月,被确定为“四川省骨干教师”;2013年11月,省教厅颁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考核合格证书;2015年,被荣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荣县首届优秀专家”。

躬耕三尺讲台 育得桃李芬芳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都说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荣县中学校政治老师张忠诚的眼里,教师更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石磨,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标准而静研细磨,和孩子们一起去相信、去发现、去经历、去成长,去相遇更好的自己。正如张忠诚老师所说,教师如一台永不停歇的石磨,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现年48岁的张忠诚老师,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7个年头。你是张忠诚老师的学生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还记得那个多年坚守一教学,以身作则开展好年级工作,育人有方教学生成人成器的张老师吗?

多年来,张忠诚老师坚守在教育一线,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中共党员,所带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岁月染白了双鬓,脸上刻下了皱纹,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成就学生们事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璀璨!

踏踏实实投身教育 默默无闻奉献爱心

她,自1991年从事教育事业至今,已有26个年头了,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和爱心,把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绚丽多彩,她便是荣新小学的语文教师喻琳。你是喻琳老师的学生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还记得那个热爱教育事业,提高教学技能,铸就师生情谊的喻琳老师吗?

喻老师上课很‘美’,能够很容易地把学生带入意境。她严厉而不失风趣,能很好地带领班级,很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喜爱。更是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她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很多学生感谢在学生生涯中有喻老师陪伴度过。

兢兢业业为人梯 挥洒青春育栋梁

“干这一行,就要爱这一行,钻这一行。”这就是荣县一中教师晏洪达在三尺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和质朴、纯真学子下定的决心。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他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让学生和家长埋怨。你是晏洪达老师的学生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还记得那个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爱字当头;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好老师吗?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晏洪达老师不仅有很强的责任心,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班级的主人,一切工作由大家共同商量、民主决策,共同营造有序和谐的班级氛围。晏洪达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任劳任怨,乐于奉献,所带班级先后多次评为市县先进班集体,高考成绩届届攀新高,所带年级多次创造高考奇迹,他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甘为人梯,挥洒青春育栋梁。

用智慧培育 用爱心浇灌

干了一辈子职教工作,时光在马淑英的额角雕刻出一道道皱纹,但却不能熄灭她对职教工作的那份热情。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三十年,她早已将职业教育作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马淑英来到了五通职中,开启了自己的职教生涯。八年后,她来到荣县职高,班主任、科任教师、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一步一个脚印的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见证了荣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职业技术人才。

马淑英老师自己有四个干女儿,全部都是“9+3”藏族学生。这些孩子们千里迢迢来到荣县,没有家人的关怀,容易感到孤单,很容易滋生不稳定因素。她经常把学生带到家里吃饭,和她们谈心,给她们带去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因为如此,“9+3”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阿妈”。

全媒体记者 杨泉 虞云强 涂光葫/图文

精彩回顾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