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真题链接】某县推行政务公开,县长主动向群众公开了自己的办公号码以及手机号码,有人说这样确实有利于政务公开,也有人说这样容易影响县长的个人生活,你怎么看?
【题目解读】这道真题出自2017年的国税面试真题。这道题目介绍了某县的政务公开的具体做法,属于一道社会认知的题目。而且在问题当中明确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提示考生可以顺着这两种思路去进行思考。
这道题在处理的时候,很多人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件利弊兼有的事情。答题思路大约会如下所说:县长的做法值得肯定,这一做法有诸多意义,但也有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这样的答题思路源于考生对于两边思路都不敢违背的想法,但这道题目平均分配笔墨就显得有“墙头草”的嫌疑,诚然很多题目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利弊兼有,但这道题目中的做法很早就有出现,但长期并未得到推广,说明它确实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且这种思路的分析也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政务公开其实是一件系统化、流程化的工作,只靠县长一个人公布自己的办公号码和手机号码,这种个人主义行为,其弊处远远不止对于县长个人生活的影响,而是在对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破坏。
所以这道题目更合适的答题思路应该为,肯定这位县长的想法初衷,但否定其这种做法的实际意义,并深入阐述这种“人治”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如何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以下内容,各位同学请在批判性的思维基础上予以吸收借鉴!
【答题示例】面对题目中这位县长主动公开自己联系方式的做法,我首先要对他这种想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而予以态度上的肯定。但在我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在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失败。他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也无法有效做到政务公开,更不值得推广借鉴。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上去确实有积极作用,其一可以方便百姓明确反馈渠道,简化反馈流程。让群众能够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联系到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领导。其二还能够有效拉近干群关系,让群众切实相信我们的政府官员保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增加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感。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会暴露出种种问题。除了题干中提到的影响县长的个人生活外。
第一:县长本人不熟悉具体工作事务,群众的反馈得不到具体解答。县长在全县工作中起到的是统筹协调作用,对具体事务可能并不熟悉。而群众可能对县长抱有很大期待,如果无法明确的给出解决办法,只会让群众更为失望,适得其反。
第二:群众会集中反馈各类问题,占线、无人接听等现象影响群众体验。群众在了解到县长热线后,各类本应反映至对应部门的大事小情,都会来向县长寻求帮助。占线现象自然无可避免。县长也有大量自己的本职工作、会议需要参加。无人接听的现象也会频频发生。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会加剧群众的不满。
第三:“有事找县长”的观念,破坏政府正常的工作流程,降低了工作效率。当前我国政府体制建设完备,各部门只要各司其职,群众如果有问题需要解决,找对应部门是最为方便快捷的。县长个人电话公布后,问题还需要由县长本人转交给各负责部门来具体处理。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流程,也拉长了处理的时间。
第四:县长的想法是“人治”的观念,与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理念相违背。县长想要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来尽可能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体现。但由于精力问题,这种做法必然只能是短暂的解决个别人的少数问题,但群众受此影响,会广泛形成“有事找大领导”的观念,甚至会有人动起“走后门”的歪脑筋。而且这一做法更会打乱其他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是对我国当前所倡导的“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理念的破坏!
为了实现真正的政务公开,切实服务好群众,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等常态化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切实转变思想。并在教育活动后由专人负责讲解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引起党员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第二:各机关单位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专题会议”。对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时间节点等做好工作部署。积极利用政务热线、政务公示栏、市政大厅窗口等向群众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第三: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积极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公开透明的规范行政行为,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做好政务公开监督举报工作。
第四: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对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效果进行评审。对政务公开工作质量达标和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而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或明显违背政务公开规定的单位也要严肃追责。
【思考拔高】这道题目在审题过程中,没有一味的追求答题要面面俱到,而是着重从县长公布自己电话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也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建议各位同学在以后的答题过程中,遇到这类存在对立观点的题目的时候,多去思考思考,是不是它真的是好坏各占一半,还是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抑或者是其实只有某一方面是有道理的。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