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释迦摩尼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众生所承受于如来之十种恩。即︰
(1) 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
(2) 难行苦行恩︰如来往昔在因中,施舍头目、国城、妻子,受难行之苦,皆为利乐众生。
(3) 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自身,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曾一念为自己。
(4) 垂形六道恩︰如来垂化身现六道之中,救济众苦,令得安乐。
(5) 随逐众生恩︰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随逐救济,令其离苦得乐。
(6) 大悲深重恩︰见众生造恶,如割肢体,心生痛切,自不能安。复观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大为忧恼而起大悲救护之。若见作善,生大欢喜。
(7) 隐胜彰劣恩︰为大乘小乘之机,起胜应劣应之用。为普贤等诸大菩萨,则示现实报胜应之身。若说三乘教则隐胜妙之相,彰三十二劣应相,令三乘及小教菩萨蒙受利益。
(8) 隐实施权恩︰观诸众生根机狭劣,隐蔽大乘实教,且以人天三乘之权法,诱引众生令成熟,后以大乘度脱之。
(9) 示灭令慕恩︰如来若久住世,薄德之人不植善根,不作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令众生知佛之出世之难遇。
(10) 悲念无尽恩︰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之教以救济之。示同人寿住世百年而以八十入灭,则留二十年之余福,以荫末法弟子。复留三藏教法,广令众生依之修行。

佛家又有金身之法,树立信仰,普度众生,受人间之香火。然释迦牟尼图像学变化很少,只有坐姿和立姿两种,而此尊释迦牟尼像, 或者说佛陀菩提伽耶成道像,是佛教图像学中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造型吸收西藏艺术因素,具有汉、藏合璧特色,造像仪态安详沉静,造型生动传神,其工艺技术极其复杂,镶银嵌宝石,底部宝象纹,十字杵,通体鎏金,整尊造像宝相庄严静穆,身着袈裟,跏趺坐于菩提树下,展现释迦佛陀觉悟成道的情景,不禁让人想到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体现明代佛像塑造与精神表现和谐统一的高超艺术水平,使观者对的心灵得到洁净与升华。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