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地铁作为城市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工具,从诞生至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地铁造价高昂,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地铁建设局限在“大城市”中,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也成为了诸多大城市竞争的关键新指标。
地铁演变至今它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带动区域发展,拉动城市投资,聚集产业,凝聚人口的“引擎”。
图示
成都这座西部城市的地铁梦起源于1985年市规划局组建的“综合交通办公室”。
1992年成都尝试申报建设地铁,但却被驳回;原因是成都地质条件不适宜建设地铁,但成都还是没有放弃地铁梦,艰苦攻研2005年成都地铁1号线顺利审批通过,同年成都1号线开建,2010年成都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十年过去了,成都地铁运营里程从0到突破500公里,从一座地铁新秀到地铁第三城,直超广深,紧逼京沪,四通八达的成都地铁在蜀都大地下构建起了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
成都地铁网
地铁极大的加强了成都区域之间的联系,极大的缩小了成都各区县互联互通的通勤时间,带动了区域发展,提高了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了成都城镇化速度,有效的疏解了成都交通。
成都三环十六射
从成都传统主城区到近郊都早已通上了地铁,成都东进同时也是地铁的东进,地铁跨越龙泉山来看川中丘陵,短短成立几个月的东部新区也通上了地铁,隔壁资阳市域地铁S3线也已开工,但位于成都北部的主城区青白江却始终无缘地铁。
成都图示
青白江你离地铁还有多远?
成都地铁将在今年末的几条新线开通运营后,实现地铁里程突破500公里大关,届时成都将跻身为比肩京沪的地铁第三城。
就连龙泉山以东的资阳都即将和成都牵手实现“市域地铁”但名为主城的“青白江”始终与地铁无缘。
S3线
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北部,2019年青白江GDP约526亿,居成都各区县的第12名,青白江当前常住人口约44万。从人口和体量来看,青白江虽然比不上隔壁新都、龙泉等近郊大区,但对比远郊青白江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但冰冷的事实在冬天里给了青白江一“巴掌”。
紧邻天府新区的新津区其GDP仅约375亿,常住人口约39万,但2019年末地铁十号线正式串联起了新津。
成都地铁10号线
青白江作为新中国后成都最早的辖区之一,贡献最大的区域之一,如今要想实现自己的地铁依旧十分艰难。新津、简阳这样的后进生,无论是历史贡献还是当前发展量都难以比拟青白江,但他们却拥有地铁,即便当前简阳没有地铁,但18号线进简阳几乎已经可以肯定了,而青白江的地铁依旧遥遥无期。
青白江输在哪里?
青白江输在政策上,成都的发展重心在“东、南方向”成都北部并不是成都当前发展的热点,成都要发展东、南面,政策和基建向东南倾斜是必然的,但青白江一条地铁都没有确实太“拉垮”,光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成都对北部投入的力度。
成都金融城
青白江的区位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新通道,成都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搞好一带一路对成都的产业和影响力及转型升级有着巨大作用,地处内陆的成都用“铁路”积极参与着一带一路,而北部的青白江便是成都一带一路发展的关键承载地。
一带一路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按程序设立成都铁路港经开区,其铁路港便是青白江的蓉欧铁路,以青白江、金堂、新都“两区一县”构成的成都铁路港经开区呼之欲出。
成都铁路港图示
随着成都传统主城区开发殆尽,成都资源和产业向外溢出的趋势十分明显,近郊的新都、龙泉区县等早已享受到主城溢出红利,资源向外溢出的时候这同时也是青白江发展的机遇。
北改中心的青白江现又有铁路港的利好,隔壁便是广汉,金堂;他们急需地铁来支撑区域的发展,从客流上看地铁能够延伸到青白江那必定会使广汉、金堂受益,届时广金的客流都足以支撑青白江地铁,更别提青白江本身的客流。
前段时间成都新基建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延伸27号线,增加27号线支线到青白江支撑大湾区铁路港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青白江距离地铁最近的一次,毕竟此次有铁路港的加持,成都对一带一路正逐渐上心,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地铁的支撑,当前青白江已经是新北改中心了,如果没有地铁的支撑,那新北改很容易像老北门之前的“白改”一样让人失望。
图示 成都新基建
继而将对整个成都北部发展产生连锁不良效应,当前成都资源向东、南方倾斜的幅度十分大,虽然向东南方发展符合成都的利益,也有利于成都远期布局,但世界任何大城市都会“平衡区域发展”,当前成都需要如何协调北部发展,重视东南西北发展的差异化,才能让成都进入到“发展良性循环的空间内”
成都新市域总规图
青白江是成德绵经济圈的成都门户,建设好青白江,资源适当向北部倾斜有利于做大做强成德绵经济圈,这也符合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利益,成德绵经济体量已超2.2万亿,继续挖掘成德绵的潜力,打通成德绵堵塞的毛细血管,释放北部活力对成都和四川乃至成渝经济圈都有着重大意义。
成德绵
成都北部历来就是成都富饶之地,其成德绵经济圈一直是全川体量最高,产业最集中,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其无论是城市综合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是省内其他经济圈无法比拟的。
从广汉C2到德阳至成都地铁接驳车的“客流量”就可以看出北部对联系成都交通的需求度了。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正“如火如茶”的进行中,成资市域轨道S3线已经开工,成德S11线不出意外将在明年开工,但据当前S11线路规划,并不走青白江和广汉城区,这意味着S11实际上只是服务“成都、德阳”双城,无视了沿途的需求。
S11线站点图
从当前S11站点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线路与青白江无关,与广汉擦边,虽设三星堆站但现阶段三星堆周围城市开发度较低,附近没有什么客流量,仅对面有一所高校“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三星堆站只能发挥出旅游效应,辐射广汉城区依旧有一段的地理空间,然后S11直奔德阳城区而去。
当前成都对北部发展的力度对比东面和南面要弱许多,即使三方共建的“铁路港经开区”也会受到行政束缚而带来的发展影响,对比东部新区这样大刀阔斧的“整合式”新区铁路港要弱许多,其中行政便是最大的缺陷。
成都新格局
只要青白江能够通上地铁,对于整个北部的发展都能起到一个“强心剂”的作用,无论是成德同城化还是成德绵经济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将使得成都与周围城镇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北部这样的人口大区。
你觉得青白江有必要建设地铁吗?
关注公众号(成都东部新区发展论坛)获取更多成都发展资讯~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