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铸利剑成就精雕细琢的“匠心”——中集__成都万通汽车学校

三十年铸利剑成就精雕细琢的“匠心”——中集

2022-08-14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原标题:三十年铸利剑 成就精雕细琢的匠心——中集安瑞科首届劳动模范:李中江

三十年铸利剑 成就精雕细琢的匠心

中集安瑞科首届劳动模范——李中江

李中江是荆门宏图有名的钳工专业高手,他在职场上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刻苦钻研钳工技术。1992年,李中江从宏图技校一毕业就加入了荆门宏图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自学成才,用专业知识为自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老同学眼里李中江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同入厂的年轻小伙都比较贪玩,而李中江却一门心思扎在技术类的书籍里,钻研透了才罢休。他将理论用于实践,靠着一双能手,凭着一颗匠心,逐步把自己锤炼成一名能工巧匠,从一名学徒工迅速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并成立了李中江大师工作室。

找准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

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少年轻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安心当工人,总梦想着一夜之间发大财。而李中江却不这么认为,他对自身的优、劣势看得非常清楚,他认为,只要有知识、有技术,工人岗位照样可以成才,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心无旁骛地下定决心,要做一名知识型的技术工人。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向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多年来,结合本职工作的需要,自学了《机械制造》、《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力学》等书籍,使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制图能力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平,而且精通有关设备的工作原理,不仅能熟练操作,而且能排除一般故障。在民品箱式粉粒物料车的试制中,李中江虽从来没有安装过液压管路,但他凭着所学到的知识,精心研究图纸和零件,发现管路图中存在一些错误,经过改图,使液压管路安装一次成功,避免了经济损失;在食品垃圾车的试制生产中,他发现图纸尺寸不协调和设计错误的问题,结合资料并与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提出了修改方案,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降低了产品成本。产量由原计划50天生产2台提高到70天生产5台,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求新求变,创意工夫显神通

李中江不仅热爱学习,还特别有创意。多年来,他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勤于动脑动手,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在生产某型号军品时,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用¢5的钻头钻孔,公差要求0—0.05mm,用一般钻孔方法很难保证。李中江迎难而上,他翻阅了有关资料,从精心修磨钻头着手,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终于使零件达到图纸的要求,并且探索出修磨钻头的绝招,什么材质磨什么角度的钻头,能保证什么样的精度,他都了如指掌。李中江还根据设备的状况、产品的要求,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设计制造了许多工装夹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益,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产品成本。他设计的工装夹具,使槽车零件法兰的加工效率提高了2~3倍,并每年节约资金6000元,该夹具还获得企业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经他改进的数控线切割机每天节约钼丝费用40元,每年可节约资金15000元;线切割机床电腐蚀轴承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经过他的改进,轴承寿命从原来6~15天延长到半年以上,每年可节约成本2000多元。他还在线切割机床的水泵上增加了一个过滤网,成功地解决了冷却嘴2mm孔径常堵塞的问题。

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再出发

以前,把毛坯拉制成型(把粗壮的不锈钢条两端各扭转90度)需要8个人一起用工具拉制,拉制一根需要40分钟。由于劳动强度高、操作难度大,半天忙下来,工人会感到精疲力尽、浑身酸痛,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住。让班长李中江最头疼的事就是班组一共只有12个人,如果8个人去做拉制毛坯的工作,其他工作就都要停下来,而且拉工作需要十天进行一次,一个月就相当于有三天班组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会导致工作进度非常缓慢。

如果发明一台机器,用机械模仿员工的拉制动作,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李中江心琢磨着。他冥思苦想,茶饭不思,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团队解决困难。于是,在没有专业设计的情况下,他利用工作之余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材料,从最简单的技术名词开始学习,再到设备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知识逐一破,设计图纸,制作试运行,不断完善,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劳作,李中江成功设计发明了液压控制的拉带成型机。该设备投入生产后,一个人6分钟就可以拉1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承精神、培育专业技能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李中江个人多年来成绩斐然,可他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选择了倾囊相授,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钳工技能人才。2015年,李中江带头组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宏图工作站(2018年,其已升级为李中江技能大师工作室),亲自编写教材十多篇,为企业培训钳工技能人才146人次,培养高级技师5名、技师1名,其中两人获得荆门工匠称号。根据公司组织发展需要,李中江还提出并建立了一套钳工技能考评体系,解决了一线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得一线工人的工资待遇变为随职级的提升而提高,打通了一线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中江凭借自己长期的刻苦钻研和努力实践,迅速成长为重要生产工序的技术骨干、大家公认的能工巧匠、企业最年轻的工人技师。他先后被企业评为优质高产能手、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工作者、质量标兵、精益之星、两次当选公司十大先锋人物;被荆门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突出贡献技师、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他还取得了荆门市职业技能竞赛钳工第一名、中航二集团中南地区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湖北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钳工第八名的好成绩。他曾两次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知识型职工荣誉称号。只有大家都进步了,产能才能进一步提高。所以我愿意把经验和技术都传给他们,愿他们都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技能,制造出最完美的产品。这是李中江的肺腑之言。

时代再变,精益求精的执着历久弥新,对于这份重复做了30年的工作,李中江始终乐此不疲,他在思考和实践中获得能量,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张潇雨老师的《商业经典案例课》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原力觉醒,虽然讲的是公司经营变革方面的内容,但我认为这个概念同样适用在人身上。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都是由最开始的原点决定,你发展的每一步以及决定你突破方向的都是那个原力。只要借助这个原理,你就有可能比别人做得好,而越做得好,这个原力就会被打磨的更强悍和锐利。李中江的原力就是他一直坚持和精雕细琢匠心。让我们共同向劳模致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