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3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来源:吉林市教育局_教育要闻】

当前,我市中小学正是入学季,那些早就存在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想法的家长,心里就越发不踏实了。很多家长都在忙于找熟人、托关系,希望能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期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所谓的优质学校,比例明显高于孩子的自我期望。据统计,父母的期望值大约是孩子自我期望的两倍。这当然可以理解,优质学校便于孩子高素质的形成,有利于他将来升学、就业和幸福生活。但这对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在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的今天,父母们如此高的期望也无法全部实现。
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了解孩子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显然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但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一定要和孩子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因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才能学得更好。
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用什么一中男孩、毓文女孩这样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你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家长们犯的错误恰恰就在这里,现在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我们用了一种模式化的方法去要求千差万别的孩子。
人的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经历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差异,将抽象的学生概念变成具体的、鲜活的每一个孩子,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多的学科实践,应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新历史时期的使命追求。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需要发现适合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先天之不同、后天之差异。准确发现这些不同和差异,才能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充分激发孩子的智能与品质,尊重孩子的选择权,鼓励孩子去尝试、感受和体会。真正的适合是让孩子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适合未来的社会角色,适合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进程,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拥有广阔的人生舞台。
教育的本质就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并非什么新理念、新方法。当然,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适合的教育并非是解答家长困惑的灵丹妙药,但至少也应该是目标导向与方法路径。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规划好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家长们的共同责任。
如周国平所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所以教育没有最好,适合就是最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