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提到了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的三个悖论:
18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
22-25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
25-28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
这样想来,其实人生出问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18岁,我们刚好高中毕业。很多人说的轻巧,选专业不就是看自己喜欢什么就选什么吗?其实这些人根本啥也不懂。在学生心中,其实很难做出决定的,第一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第二我们也不确定专业前景如何;第三每个人对专业说法不一,自己无法判断好坏。但最后我们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听了别人建议,没有找到内心的那个专业,甚至有的人还是被父母选的专业,你说这能怪我们自己吗?
大学毕业,差不多二十出头,很抱歉,我真的找不到工作方向。很多人会说,大学时间不是很充足吗?而且还有实习,这些不够吗?大学毕业了,我好像忘了自己干了啥,会了啥。我只知道时间过得很快,而我毫无方向。至于实习,我只想说,对我而言,没用。至于工作方向,只能看命咯!
长期伴侣?都快奔三了,我希望自己有个情侣就不错了。谁会去想对方是否值得自己托付一辈子,能够满足现在的自己就行了。值不值得托付一辈子,那就得足够了解他/她,而了解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我发现我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因为在了解前就分手了。还有一点是,没人告诉我怎么去了解,甚至也没人告诉我怎么去谈恋爱,找不到那位值得自己托付的长期伴侣,这不很正常吗?
当然,不管你是不是存在上面那些问题,下面的回答都能够帮助到你,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对未来十分迷茫、感到很焦虑的人,我感受到过你那种难以理解的痛苦,但是我很幸运,因为我已经走出了那样的生活,别急,接下来我会把我一年多的经历告诉你,如何摆脱焦虑,走出迷茫期。
《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过一个现象,叫做免疫忽视现象。这种现象让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诸如残疾、恋人分手、考试不及格、丢掉工作以及个人与团队的失败等措施。书中还提到,相比轻微的愤怒,重大的消极事件所引发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反而更短。换句话说,我们是有恢复力的。
举几个例子:
比如你考试没考好,当时心情非常的低落,但是不出两天你就忘记了当时心里暗暗发的誓言;
比如你进了一所自己不满意的大学,前期你的心情可能会很低落,无法接受,但是不出半个月你就适应了这里,接受了现在的新生活;
比如在开学之前你对自己说,这学期要好好学习了,不能和上学期一样碌碌无为,可是到了期末你才想起开学前说的话;
这样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而且都说明了我们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在某个环境待上一段时间,就会接受它并且忘掉了当初的约定。
看完上面的现象,你应该感谢现在自己的迷茫和焦虑,说明你的内心已经发出了改变的信号。然而大多数人是没有你这样的感觉的,只你要你按照我下面的方法行动,你就能脱离当前的环境约束,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一,把你迷茫和焦虑的东西写在纸上,不要让它们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其实,你的迷茫和焦虑都是你的想法,如果你不去把自己的想法给落实,你就会一直想,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
如果把它们写在纸上就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从思想上转移到了行为上,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没有敷衍它,这样可以保证的是,至少一段时间不会让你继续有这种想法,但是它只起到了减少迷茫和焦虑的感觉,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还有一种人,写出来了也没用,如果你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且想摆脱它们,那请你就继续往下看,下面全是干货。
第二,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对症下药。
何为本质原因?就是引发你产生迷茫和焦虑的源头是什么。比如说,一位大学生,总是在考研和找工作之间徘徊,越想越迷茫,迷茫的源头是啥?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毕业方向,本质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他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关于定目标我上一篇文章有提到过,建议不会定目标或者定了目标从来没有实现的你去看看,定好目标可以让你的行动事半功倍(建议看之前记得先把本文收藏起来或者点个赞,以免稍后找不到了)。
本质原因非常重要,生活中处处可见。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在医院,你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医生向你询问症状,就是为了寻求导致你出现现状的本质原因,而你身体不适只是本质原因引发的一种结果,就像你没有找到自己迷茫的本质原因一样,因为没有找到,所以才会导致自己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本质原因呢?就是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那些想要得到的和没有得到的都是造成你焦虑的原因。
学生迷茫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就业、考研、考公不知道选哪个(目标规划)
为工作、学习付出了很多,奖励却给了别人(内部争斗)
考试成绩不理想,分数想提提不高(学习成绩)
被最好的朋友欺骗了(人际关系)
学校事情太多,没有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
玩得太厉害,觉得自己没有救了(能力收获)
人生苦短,不要让坏情绪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要找到本质原因并且把它纠出来,病情浮出了水面,总有办法解决它,要相信自己。
第三,想法少一点,尝试多一点。
其实,人类的想象力很丰富的,而且只愿意往好处想。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大脑中存在一个乐观神经区,我们的积极心态都要感谢它的不懈劳作。研究领导者费尔普斯表示,人类的这种乐观主义倾向总的来说是件好事,如果你对未来充满乐观期待,就会获得采取行动的动力。研究报告也提到:认识乐观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与人类的身心健康相关。但是我们人性的懒惰又害了我们,只让我们停留在了想法层面,忽视了行动。
这些想法你中了几个:
得知大学老师改卷会松懈还会讲知识点,然后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觉得自己不会挂科,就没好好学习,但还是会有人挂科
英语四级考试,做了几套卷子,有一套做的蛮好,内心就觉得自己没问题了,考完试才知道自己啥也不知道
就因为某个人多和你说了几句话或者多看了你几眼,你就认为别人可能喜欢你
……
回归正题,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抉择自己的毕业后的方向,如果你一直局限于想法这个层面,想是想不出来结果的,在这里我建议你去尝试一下每个方向,你可以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找到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事或者不喜欢的事,然后结合未来的方向做排除法。
比如,A同学过去十年成绩都一般般,也付出了努力,在考研和就业这件事情上,那他肯定偏向就业;B同学过去十年成绩也都一般般,但是他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还取得了和A同学一样的结果,在考研和就业上就比A通过学难度大一点,可以尝试努力学习一次或者直接选择就业,所以我的建议就是都去尝试一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不行动,怎么知道选择哪一个呢?
尝试并不是为了让你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而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去寻求正确的方向。可以说它是一种反馈机制,就像别人买了一件衣服,他发朋友圈说这家衣服太漂亮了,朋友们赶快下手,你看他发的图片后觉得也很喜欢,于是也买了一件,回家穿了之后并不适合自己,那你就会把它退掉。反馈机制就相当于你穿之后的结果和评价。所以多做一点尝试,多得到反馈,就会看到正确的方向。
第四,阅读书籍,提升自我。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成功的核心。为什么要阅读?因为阅读就是我上大学做的那一件事。它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思考。思考有多重要你知道吗?就像前文提到的,定目标这件事,很多大学生从来没有问自己该怎么做,而是跑去问别人,我是该考研还是就业,问别人没有错,错就错在,你自己想都没想就去问,你应该给出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帮你指点一下,然后自己再思考一下,自己作出决定而不是别人。
书就是答案,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答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要你愿意,你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书籍中。
80年前,李大钊说过:研究历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个时代正在生长成熟、正在寻求聪明而且感奋的对于人生的大观的征兆。这种智力的老成,并于奋勇冒险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进。所以我们要把书中的知识先学会,然后把这些知识慢慢转化成我们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足以让我去面对未来的困难。
不知道如何选择书籍的,可以后台私信我,我会把自己珍藏的书单送给你,还会教你怎么高效读完一本书,从知识层面到实践层面,从知道变成做到。
最后,来总结一下本文,打消迷茫的四步骤:思想上的转移——发现迷茫的本质——多行动——不断学习。真正的超越并非超越他人,而是超越以前的自己。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希望你不要停下脚步,要让自己变强大,就要付出一点时间,遇到困难别放弃,再坚持一会儿,你就会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大学生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