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来源:成都万通汽车培训学校
熟悉泸州历史的人都知道,泸州解放后的前三年,泸州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驻地,这个省级行政区就是川南行政公署,管辖区大概是今天的宜宾市、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乐山市、凉山州的雷波县、眉山市的仁寿县,也就是四川盆地南部区域。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为泸州的高等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谈的这两所学校,就是这个年代留给泸州的记忆。
![]()
一,川南工业专科学校。
该校校址在今天的泸州瓦窑坝
学校前身是1944年在自贡成立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校址在自贡一对山,马杰为首任校长,学校分设5年制专科部、3年制职业部,开设开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两科,学生计100余人。
1945年9月更名为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
![]()
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一对山校址纪念碑
据1948年的统计,当年年学生共计400百余人,教职员工共约200人。
1950年初,该校搬入泸州,同泸县高级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川南工业专科学校。
学校校务委员会由徐士弘等6人组成,其中徐士弘任主任,李祚膏、安永朴、桑常山、骆敬瞻、刀纯成任委员。至1951年10月,全校开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五科专业,在校学生共计496人。
![]()
办公楼
1952年底,全国高校调整,学校的机械科和电机科并入重庆大学,木土建筑系科参与组建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参与组建四川化工学院。
二,四川化学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两所化工高等院校之一
前面谈到川南工业专科学校,该校在1952年的调整中,在三个专业系转出之后,仅余下了化工系列专业。1952年年底,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根据中央的方针,结合西南地区和四川省的实际作出决定,向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和川南工业专科学校等校下达了文高字第4522号指令,这个指令就是以川南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在泸州筹建化学工业性质的高等院校一所,定名为四川化工学院。
学校有两个校区,本部校区在泸州城内原川南行署内(行署撤销之后移交给四川化工学院,位置在今钟鼓世家附近),分校区在城外的瓦窑坝原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校内,瓦窑坝校区主要安排大学一年级及预备班学生,同时借用泸州财贸干校的部分房屋。
![]()
原四川化工学院本部校区
当时合并到四川化工学院的系科包括:
四川大学化工系及农化系的农产品制造组与生物化学组
重庆大学化工系及化工专科机械组
川南工专
西南工专
乐山技专
西南农学院农副产制造系及农产制造专科
川北大学化工系
重华学院、华西大学制革组
西昌技专化工科
建校时,学院的教职工是由西南文教部从调并的学校及西南文教部等12多个单位抽调的,总共295人。其中:教师132人(教授23人、副教授l2人、讲师29人、助教66人、苏联籍教员2人),干部、职员95人,工人68人。当时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化工教育先驱张洪沅先生、张铨先生和徐僖先生等。
![]()
学校院务委员会合影
学院计划设置的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有:皮革制品工艺学、植物纤维造纸工学、酸碱盐肥料工学、食品工学;4个二年制专修科专业有:皮革制品工学、酸碱工学、植物纤维造纸工学、化工机械。
在决定专业设置的同时,还明确为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现有在校学生不延长修业年限,专科不得并入本科;现有的三年制专科及五年制专科调整为二年制专修科,以保持本科四年及专修科二年的统一学制。
![]()
学校本部校区校门
11月17日,通过建校、专业设置及学籍调整后,全院学生1076人,共12个本科班、11个专科班以及预备班和补习班正式开学上课,并确定这一天为四川化工学院的校庆纪念日。
![]()
首批学生毕业照
1953年,学校首批学生毕业。
1955年,糖品物工学调整至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植物纤维造纸工学并入天津大学,其余专业全部迁至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两校合并后学校名称仍为成都工学院,设泸州分校区。1955年8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合校典礼。合校后的成都工学院有机械、电机、土木、水利、化工五个系。
1956年暑假,泸州分校全部搬到成都。
1978年,成都工学院更名成都科技大学,是中西部工科实力最强的院校之一。
![]()
学校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
![]()
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
四川化工学院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办学经历,但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
预约报名咨询专线
19182122380 版权所有:成都万通汽车培训职业技能学校有限公司 蜀ICP 备1107724号